【条文说明】 根据道面状况评估结果,在预防性维护时也可选择就地热再生技术,其技术要求同本规范附录C。
6.1.3 预防性维护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,作业前应对原道面出现的裂缝、坑槽、松散、轮辙等病害进行全面处治,也可根据道面平整状况,铣刨使用性能下降的既有道面表层,铣刨深度宜为20mm左右。
6.1.4 预防性维护作业前应采用高压水冲法全面冲洗道面,彻底清除原道面的泥土、杂物, 道面干燥后宜使用吹风机再次清理道面,以保证原道面干燥、清洁。
6.1.5 预防性维护作业温度宜不低于10℃,且不得在雨天、道面潮湿、风力大于5级等不利天气状况下进行。
6.2 含砂雾封层
6.2.1 含砂雾封层可用于表面有轻微裂缝 、松散麻面 、渗水 、沥青老化且摩阻性能较好的沥青道面 ,其道面状况应符合表 6.2.1 规定。
2 含砂雾封层细粒砂可采用石英砂、金刚砂或机制砂,机制砂宜采用专用制砂机制造,并选用优质玄武岩生产,细粒砂的细度应为30 目~50 目;
3 含砂雾封层材料中胶结料与砂的质量比应通过试验确定。胶结料与砂的质量比宜为(100:100) ~ (100:45)。
6.2.4 含砂雾封层混合料的洒布量应根据原道面技术状况、表面致密程度、粗糙度大小、道面渗水、松散麻面情况合理确定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表面致密、轻微渗水、轻度松散麻面的道面, 可减少含砂雾封层混合料的洒布量,并采用单层洒布,其洒布量宜为0.9kg/m2~1.2kg/m2,具体洒布量应通过试验段确定;
2 表面粗糙、较重渗水、空隙率较大、重度松散麻面且贫油的道面,应增加含砂雾封层混合料的洒布量,并采用双层洒布,其洒布量宜为1.2kg/m2~1.8kg/m2,其中第一层洒布量宜为0.7kg/m2~1.0kg/m2,第二层洒布量宜为0.5kg/m2~0.8kg/m2,具体洒布量应通过试验段确定。
6.2.5 含砂雾封层应采用专用的洒布设备喷洒, 并在喷洒时保持稳定速度和洒布量,保证洒布宽度喷洒均匀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于喷洒材料的稠度,确保成雾状, 与洒油管保持15° ~25°的夹角,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~3个喷洒嘴的喷洒, 不得出现花白条或条状,也不得有堆积:
2 喷洒不足处应补洒,喷洒过量处应予清除。洒布车不易到达的部位,可采用人工喷洒。
6.2.6 含砂雾封层喷洒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宜预铺油毛毡,保持边缘整齐。为避免污染标志及助航灯具,应在施工前对道面助航灯具、标志等外露部分进行防污染遮盖。
6.2.7 含砂雾封层的养生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,待养生干燥后方可开放运行。
6.2.8 应对含砂雾封层混合料和现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,并符合表6.2.8规定。